资源共享 专业创造价值

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600153.SH

股票代码:600153.SH

借力自贸建设 推进企业发展——建发集团在金融、产业、经营模式等多方面开展创新

发布日期: 2015-05-12 |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是厦门首家千亿级企业,连续多年位居福建省企业集团100强首位,2014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28名。在近日发布的全球企业2000强中,福建企业共有5家上榜,建发股份成唯一上榜的厦企,位列第1022名。

35个春秋,35度风雨,从小型国有公司向大型实业投资企业集团的蜕变,每一个前进的步伐都浸透着建发人的汗水、智慧和对时代机遇的敏锐捕捉。对这家植根于厦门特区的国有企业来说,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必将给企业带来发展新机遇。建发集团董事长吴小敏表示,"对于自贸试验区,我们非常期待,我相信,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将成为助力企业发展的新助推器"。


金融创新 签下首份海外直贷协议

厦门片区举行揭牌仪式的当日,建发所属的建发股份就签下了令人瞩目的"第一单"——首份海外直贷协议。建发股份与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中国银行(首尔)分行签订了首笔海外直贷协议,首笔2000万元人民币,该业务拓展了跨境人民币信贷业务,丰富了海外融资渠道,为今后建发股份利用自贸区平台进行全球化融资及开展金融创新业务奠定了基础。接下来,公司会在总行级别上与中行、建行开展境外融资业务。

"自贸试验区是时代赋予国企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我们一直在推动市属国企先行先试,抢抓机遇。"市国资委主任林杰表示,建发此举标志着国企利用自贸试验区平台,迈出了探索金融创新业务的第一步,这将大大提升国企的投融资水平。此外,建发股份还考虑在自贸试验区内设融资租赁公司,目前已与国际大型综合商社进行衔接,拟依托自贸试验区政策开展设备的再租赁业务,借此打通国内外资金通道,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降低融资成本。

产业融合 依托自贸试验区设子公司

企业设立快捷、通关便利、出口退税及时等各种优惠特殊政策的实施,让自贸试验区产生虹吸效应,吸引企业到自贸试验区设立。

建发集团所属企业一口气设立了多家企业。其中,建发物流集团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了四家子公司,包括厦门建发象屿保税区贸易有限公司、厦门建发保税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建发保税储运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建发货柜有限公司,分别从事进口贸易、物流服务、仓储与物流、集装箱运输等业务。

吴小敏表示,"自贸试验区积极培育新兴业态,提出加快建设培育融资租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大宗商品交易、保税展示销售、航运物流中心等十大产业功能区,我们希望能更好地融合进去,今后还会陆续设立一些企业。"


模式创新 开展国际中转分拨业务

依托自贸试验区通关便利优势,建发还积极开展国际中转分拨业务。林德叉车是目前国内乃至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叉车制造商,今后,建发旗下建发物流集团依托在厦门海沧保税港区内的保税仓,与林德叉车强强合作,建立林德叉车全球配件亚太分拨中心。

与此同时,建发旗下建发轻工公司也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了输欧轻纺产品的分拨中心,使海外仓前移到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为外商提供库存管理、分拨等服务。


【声音】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小敏:对自贸利好充满期待

对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的发展,我们充满期待。首先,这是企业未来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很好连接点,把两个市场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使得企业和消费者第一时间感受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把握市场脉搏,从而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第二,自贸试验区是改革和突破的试验区,在体制方面、管理办法方面将有很多新的尝试和突破。改革不仅是政府政策的改革,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也是一种改革,利用自贸试验区新的政策,促使我们跟国际一流企业的接轨,通过改革,更好地成为现代企业。第三,自贸试验区还让我们的思路更开阔,我们将用创新的思维,抢抓机遇,奋勇前行。

厦门片区挂牌后,我们积极响应,包括跟银行界签署融资协议,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了物流公司、保税公司,开展国际中转分拨业务等等。自贸试验区对厦门和厦门企业来说,都是很好的机遇,我们也期待着政府、企业共同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去突破、去改革,争取发展出一片新天地。2015年,中国经济在转型,建发作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企业,也在转型升级。转型艰难,但这个过程是必须的。努力转型,才有新的蜕变,今年前5月,在市国资委的指导下,在企业员工的努力下,集团的营业额稳步增长。